当前位置:主页 > 国内 >

全国人大代表韩永进:知识问答很好但要防变味(2)

来源:中国新报作者:admin 2018-03-17 08:52点击:

  北青报:你提到过经常碰到年轻朋友问,读书能有什么用,能帮我涨工资吗?看完找工作攻略马上能找到一份好工作?看完爱情鸡汤能马上找到白马王子和女神?你怎么回答?

  韩永进:这就是读书有没有用的问题。我的看法是,不读书的人,不完成基本义务教育,在现在的社会上几乎没法生存。而且功利性的读书,也是读书,找工作、晋升职称、考证,都需要读书,就算为了提高个人素质读书,这也是有功利性的目的,功利性的读书没什么不好。再者,就是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当成人生的一部分,把终身学习作为追求。我们提出2020年要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层面,做一个精神层面富足的人就需要多读书,现在有句网络流行语,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我认为精神层面的贫穷会让人愚昧。我们的老馆长任继愈说过,我们不仅要消灭贫穷,而且要消灭愚昧。如果口袋富裕了,脑袋没有富裕起来,那低级趣味等就会滋生。

  北青报:前阵子网络平台直播的知识问答很火,知识成为流行元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韩永进:在文化繁荣的大趋势下,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方法,都是非常好的,不管哪方面知识问答,引起个人的兴趣,他答一道题能掌握一个知识点,不知道的还会去查去学习,这都是我们学习热潮的一个缩影。只是要注意防止走形,比如目的就完全为了奖品,进入一个产业化的模式,通过拷贝等投机取巧的方式来获得奖励,这就变味了。

  谈创作经典

  能描绘出来这个时代就会是经典作品

  北青报:经常见到有观点批评现在通俗文化比较肤浅,甚至粗鄙化,并经常拿以前比如民国时期对比,比如说那时很多大师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不少人可以写出古体诗来,等等,你听到过这种观点吗,怎么看待?

  韩永进:听到过这样的观点,我觉得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比如说民国,有人把民国描述得非常美好,似乎有很多文化大师,整个文化氛围也很好,但实际上当时的环境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全民的识字率和阅读量是多少?另外,只拿一方面来类比也有失偏颇,就说大师可以用文绉绉的话来交流,他见过互联网吗?现在的年轻人思想之解放,接触信息之多,以前根本比不了,厚古薄今不客观。当然,如果指出当今我们需要弥补传统文化知识,这应该引起重视,在现在的基础上想办法提高。

  北青报:作为一名读书人,也经常号召读经典,文化界经常批评现在缺乏经典作品,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韩永进:我们讲高原和高峰,经典要经过时间检验。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这几十年,国家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和林毅夫交流过,他说谁能用经济学把中国这些年的变化描述出来就能得诺贝尔奖,我说谁能用文学作品把这个时代描绘出来,一定是当代的经典作品。现在看起来感觉比较缺乏与这样伟大时代相应的扛鼎之作,有高原没有高峰。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但没有形成文化产品和服务,不只是文学,比如熊猫是我们的,但人家把它做成了流行的动画片,变成了文化产品。我们有丰厚的资源,经过努力,我相信肯定会出现这样的经典。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Copyright © 2002-2024 Chinanewspaper.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