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很难有其他的任何事再能超越这件事给我的体验和影响。这种感受完全不是个人的,是中华民族飞天梦想实现的骄傲,没有身临其境的人真的不会理解。很多航天员交流时都有这种感受。 羊城晚报:如果可以,你还愿意重返太空吗? 杨利伟:我,随时接受挑选。对飞行我还是很向往,因为每一次飞都会有遗憾。比如景海鹏虽然已经飞了三次,但也还觉得有的细节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总想再去尝试。对飞行、对航天,我们真的充满感情。 谈中国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目前不会“无人化” 羊城晚报:我国计划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建设,距离目标期限只有4年时间了。 杨利伟:是的,时间很紧迫、任务很繁重,需要我们加班加点去干。 明年,我们会有新型火箭发射。20多年来,我们发射密度最高的是2016年,全年共发射4次;但到了2021-2022年,发射密度会明显加大,每年至少有5-6个航天员上天。 羊城晚报:现在各种无人技术设备不断涌现,航天事业也会向“无人”发展吗? 杨利伟:从目前技术发展的情况看,载人航天还无法被取代,因为还需要航天员直接参与航天器和空间站的组装、维护、维修、科学实验等工作,人机的结合等科学。 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改革红利 羊城晚报:今年的一部科幻电影中,章子怡扮演的中国航天员参加国际行动。未来我们的空间站建成后,会开展类似的国际合作吗? 杨利伟:目前我们和EASA(注:欧洲航空安全局)、联合国外空司等都已经开展了合作。很多国家都向我们发出交流合作申请,请我们帮助选拔训练航天员,并提出联合飞行。但美国还是对中国采取封闭态度,中国航天员还没能直接参与到国际空间站的工作中。 国际合作一定是大趋势,在空间站应用方面,中国是开放合作的姿态,大到舱段级的合作,小到应用项目或航天员的合作,都可以开展。 羊城晚报:中国的载人航天在很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进步,是如何做到的? 杨利伟: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到今年刚好成立20周年。20年来,这支总共才21人的队伍,就有11名航天员14人次进入太空,20年就取得这样的成绩,虽然我也是其中一员,但也发自内心地觉得很了不起。 中国多年来经济科技的发展带来了航天事业的进步。中国载人航天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还有后发优势,借鉴了很多国家的经验教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其中还包含了大量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比如轨道舱留轨利用是中国飞船的一大特色,美俄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源于科研人员自身的努力,更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分不开。中国改革开放40年,载人航天25年,可以说是享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造就了跨越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