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舆情 >

“养蛙”爆红:被国产手游忽视的创新之路

来源:中国新报作者:admin 2018-03-17 09:22点击:

  游戏发挥了社交货币属性,形成游戏相关的同人文化,圈层之间的互动不断衍生出新话题,病毒式传播,并反哺游戏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近日,一款名为《旅かえる》(中文译名《旅行青蛙》)的手游在微博KOL圈、朋友圈、B站等新生代群体社区迅速蹿红,成为手游市场上继荣耀系、吃鸡系、恋爱养老公系之外的第四股拥趸势力——萌蛙放置系。

  而这款没有iOS汉化版的游戏在官方尚未组织大肆宣传的前提下,已荣登中国AppStore游戏免费榜首位,一举超越《荒野行动》和《王者荣耀》,实属不易。

  和大多数游戏不一样,这款极具日本“脱力系”的放置手游没有竞技对抗,大大削弱了玩家的“主控权”,玩家无法直接影响游戏的进度也无法和青蛙有直接交流,能做的除了收割院子里的三叶草给蛙兑换旅行便当和设备,剩下的只能默默等待蛙回家和旅行寄回来的照片和特产。

  这款看似无聊的游戏,为何仅凭一只青蛙,就能引爆全民讨论?背后究竟具有怎样的商业逻辑?

  事实上,众媒时代的当下,爆款游戏的诞生离不开社交网络的催化。这款游戏在日本上线之初并没有取到很好成绩,反而是空降中国市场后爆红,究其原因,与国内社交平台的发酵不无关系。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将信息传播路径从过去的单向线性转变为交织的树状传播,每个受众都被赋能了分享的权利。很多经由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知道该游戏,甚至有网友专门制作了养蛙攻略,并组建了各种养蛙交流群,形成有机的社群传播生态。

  因此,游戏本身实则发挥了社交货币属性,形成了游戏相关的同人文化,圈层之间的互动不断衍生出新话题,形成病毒式传播,从而反哺游戏本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游戏火爆离不开玩家的内在动因。《旅行青蛙》的游戏开发商Hit-Point是日本放置手游领域的行家,与他们前一款成功手游《猫咪后院》一样,游戏策划之初都是主打女性市场,可爱的画风、萌系的形象极大满足了女性的审美和喜好。

  《旅行青蛙》赋予女性玩家很强的角色代入感,情节设定投射出真实生活中的亲子文化,极易产生共鸣。不仅如此,游戏中蛙的“佛系人生”,对于高压社会中的年轻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状态,养蛙过程可以被视为内心情感的寄托,而在社交平台上“晒蛙”则是一种寻求共鸣的驱动。

  无独有偶,《猫咪后院》也是一款以女性用户群体为主的放置类手游,其温暖治愈的画风设计,成功俘获了大批女性玩家,游戏中猫咪的性格属性和神态动作都深深地满足了女性猫奴的幻想。而前段时间蹿红的乙女手游《恋与制作人》则是深耕女性垂直用户,将“玛丽苏经济”运用得淋漓尽致。

  事实上,女性玩家的崛起,重新定义了游戏的商业模式。Talkingdata、伽马数据显示,2012~2017年中国手游用户数从9000万增长至5.54亿,其中女性用户占比从24.9%上升至49.4%,由此估算,女性用户规模达2.7亿,5年复合增速高达64%,贡献手游市场2014~2017年手游新用户84%增量。

  相比男性,女性消费的意愿阈值更低,更趋于感性,仅仅一个好看的皮肤都能让万千女性赢粮景从。根据极光数据显示,截至1月7日,《恋与制作人》的安装数量已达到了711.13万,上线一个月以来,日活跃用户数也超过了400万,用户群中超过94.2%为女性玩家,24岁以下的占比达73.7%,超高流水更是验证了女性玩家不容忽视的“氪金”实力。

  回归主线,无论是女性玩家的崛起也好,社交货币的发挥也罢,“养蛙”的火爆究竟为国产手游的创新揭示了怎样的意义?

  首先,任何一款成功游戏的背后,都蕴藏着文化的强烈认同,充分发挥社群的“蒲公英效应”,能动地满足某个圈层的情感需求,都具有意想不到的爆发力。其次,女性玩家的力量不容忽视,用户格局的改变,带来游戏市场的新增蓝海,以细分人群定位的游戏或许能弯道超车。再次,游戏爆款的周期越来越短,如何延续IP的生命力,成为游戏厂商绕不开的重要课题,而IP的运营显得尤为重要。以《旅行青蛙》为例,青蛙寄回来的明信片都是日本著名的旅游景点,将游戏根植于本土文化,与旅游、影视、手办等衍生产业相结合,有助于持续打造游戏的IP生态。

  □裴伊凡(中航证券文化传媒与互联网分析师)

精彩文章

Copyright © 2002-2024 Chinanewspaper.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