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 >

“月宫365”实验模拟太空生存:种菜养虫、科研(3)

来源:中国新报作者:admin 2018-03-17 09:06点击:

  这次长达365天的实验,最终留下了8名志愿者。他们被分为代谢水平不同的两组,每组两男两女。为完成实验的核心任务——研究一个生物系统如何稳定保障代谢水平不同的航天员乘组的驻留和换班——实验分为三班。第一组负责从2017年5月10日到7月9日和2018年1月26日到5月9日的第一班和第三班,第二组则负责中间的第二班。

  如今,第一组4名志愿者正在“月宫”中完成本轮实验的最后一班;舱外,刘红带领着30人的团队,24小时监测着他们的“月宫”。

资料图:2017年5月10日,北京,“月宫365”计划入舱仪式在北航“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从当日起,8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生“宇航员”将分两批进入该校自主设计的密闭舱室“月宫一号”,开启365天的完全自主生活。“月宫一号”是全球第一个、也是密闭程度最高的四生物链环人工生态系统。 孔祥明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来源:中国网

资料图:2017年5月10日,北京,“月宫365”计划入舱仪式在北航“月宫一号”实验室举行。孔祥明 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来源:中国网

  在“月宫”种菜养虫

  每天9点早饭后,第二组志愿者褚正佩换上工作服,戴上口罩和手套,就在植物II舱开始一天的工作:上午给植物配制营养液,采摘成熟的蔬菜,午休后,检查植物的生长状态。有时,她会带一个小音箱进来,一边听音乐,一边写论文,偶尔,还拉上另一个志愿者王伟一起画画。植物舱幽静又充满生机,仿佛一个秘密花园。

  2.0版“月宫一号”,2/3的空间是两个植物舱,志愿者多数时间也在植物舱里工作,供人类活动的空间是42平方米的综合舱,由4间卧室,1个洗漱间,1个废物处理间和1个集客厅、工作室、厨房和餐厅于一体的饮食交流间组成。

  第一组志愿者高寒的主要工作是种麦子,“一忙大半天,累得腰酸背痛。”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小麦是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植物,承担了为志愿者提供口粮、所需氧气等责任。

  为节省空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月宫一号”团队采用立体种植技术,三层植物架共种植了60平方米矮株小麦。在恒温恒湿、LED光源的舱内环境下,小麦只需70天便可成熟。但“月宫一号”里的小麦不是统一播种和收获的。“不同生长阶段的小麦,光合作用的速率不一样,就是吸收二氧化碳和产生氧气的能力不一样,”一组舰长刘慧解释说,“为了保持舱内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我们每周要收割3次,每次只收割一部分,再补种新的。”

  即便每次只收割2平方米小麦,也需3人协作:一人用电动剃刀剪下整株小麦,然后立刻补种,第二人负责用剪刀将麦穗剪下,交给第三个人晾干、脱粒,然后粉碎秸秆,对小麦称重、磨粉。

  人们常用“修理地球”形容干农活儿,在“月宫”里,这叫“每日维护”。奇怪得很,志愿者们过去对农作物并没什么深厚感情,在“月宫”里却爱上了这些小家伙。高寒就自诩为植物I舱舱主,并骄傲地把他负责的作物称为“五个漂亮女儿”。他还搞了个排名赛:小麦耗费精力最多,要每天配置营养液、调节光谱,但“成绩”也最好,最终以“颗粒饱满、蛋白含量高”,胜出了土豆、胡萝卜、四季豆和香葱,成为Ⅰ舱“五美”中的老大。

  一组志愿者刘佃磊最喜欢做的工作是“喂虫子”。他精心为黄粉虫搭配荤素:干菜叶是素,生物处理过的碎秸秆中已有微生物,就是黄粉虫的“荤”菜。虫宝宝越是白白胖胖,刘佃磊越开心:“哇,又有肉吃了。”

  黄粉虫对环境不苛刻,在28℃、70%湿度的环境里可以迅速成长,由卵长到可食用的2~3厘米幼虫只需50天。但它们不喜光。刘红团队便专门研制了一种不锈钢立柜,内设多层,每层可放置多个圆柱形培养皿,皿内放入大量生物处理后的碎秸秆,便成了黄粉虫的“公寓”。平时,立柜大门一关,不同生长阶段的黄粉虫就在不同类型的“公寓”里静静“养膘”。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2-2024 Chinanewspaper.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新报 版权所有